秘籍①居家消毒篇1.普通家庭如何做好居家消毒?在疾病流行期間,外出回家后,應及時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或用含醇洗手液或消毒劑進行手消毒。桌椅等物體表面每天做好清潔,并定期消毒;有身體健康狀況不明的客人來訪后,及時對室內相關物體表面進行消毒,可選擇合法有效的消毒劑或消毒濕巾擦拭消毒。室內做好通風換氣,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冬天開窗通風時,需注意避免室內外溫差大而引起感冒。物體表面可選擇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劑或消毒濕巾擦拭。手、皮膚建議選擇有效的消毒劑如碘伏、含氯消毒劑和過氧化氫消毒劑等手皮膚消毒劑或速干手消毒劑擦拭消毒。2.家中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雜的患者時,該采取何種消毒措施?患者離開后(如住院、死亡、解除隔離等),應進行終末消毒。病家終末消毒的對象包括:住室地面、墻壁、桌椅等家具臺面、門把手、患者餐飲具、衣服和被褥等生活用品、玩具、衛生間等。終末消毒一般由專業人員完成,具體可聯系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其他家庭成員為密切接觸者,應接受14天醫學觀察。秘籍②居家健身篇疫情期間,在家做健身運動能夠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1.科學健身有原則,牢記要點是關鍵。科學健身應該進行全面的體質評估,選擇安全有效的健身運動,循序漸進,因地制宜,采取多種形式的運動項目,制定個性化運動處方,堅持經常鍛煉身體。科學健身的鍛煉計劃要點主要包括:運動項目、運動強度、運動頻率和每次運動時間。2.科學健身可以促進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科學健身應將身體活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注意與全面的營養、充分的休息和安全的環境相輔相成,達到理想的鍛煉效果。3.運動有益健康、降低疾病風險。科學健身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強健肌肉骨骼,有助于保持健康體重,降低疾病風險、提高生命活力、促進心理健康,改善生活品質。4.久坐傷身,動則有益。減少靜坐的時間,鼓勵隨時隨地、各種形式的身體活動,每小時起來動一動,日常身體活動是健康的基石。5.運動環節要完整,運動方式要多樣。一次完整的運動應當包括準備活動、正式運動、整理活動,這三個環節不可或缺,一周運動健身應當包括有氧運動、力量練習、柔韌性練習,這三種方式不可偏廢。6.兒童和青少年應當培養運動習慣,掌握運動技能。推薦兒童和青少年每天累計至少1小時中等強度及以上的運動,培養終身運動的習慣,提高身體素質,掌握運動技能,有條件的鼓勵大強度的運動;青少年應當每周參加至少3次有助于強健骨骼和肌肉的運動。7.成人運動要保證一定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推薦每周運動不少于3次;進行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每周累計至少75分鐘較大強度的有氧運動也能達到運動量同等量的中等和較大強度有氧運動的相結合的運動也能滿足日常身體活動量,每次有氧運動時間應當不少于10分鐘,每周至少有2天進行所有主要肌群參與的抗阻力量練習。8.老年人量力而行,保持適當身體活動水平。老年人應當從事與自身體質相適應的運動,在重視有氧運動的同時,重視肌肉力量練習,適當進行平衡能力鍛煉,強健肌肉、骨骼,預防跌倒。9.特殊人群應當在專業指導下運動。特殊人群(如嬰幼兒、孕婦、慢病患者、殘疾人等)應當在醫生和運動專業人土的指導下進行運動。秘籍③心理調適篇疫情期間,如何科學應對疫情帶來的心理恐慌等不良情緒?1.關注可靠信息,學習科學知識,不要盲目恐懼。通過政府、權威機構發布的信息,了解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識等相關信息。減少對疫情信息的過度關注,減少不科學信息對自己的誤導,不信謠、不傳謠。認識到這個疾病以呼吸道傳播為主,主動采取戴口罩、勤洗手、室內多通風、少出門等個人防護措施。2.維持規律作息,合理安排生活,追求內心充實。保持正常的作息,吃好三餐,多喝水,選擇合適的身體鍛煉方式,避免吸煙、飲酒、熬夜等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護和增強免疫力。安排好生活內容,有計劃地做一些讓自己感到愉悅的事情,比如聽音樂、看書、與家人或朋友聊天、在家辦公和學習、做家務等。自己掌控生活的節奏,每天學一點新東西,追求內心的充實。3.科學調適心理,擺脫負性情緒,保持平和心。接納負性情緒。認識到自己出現負性情緒是正常的,接納自己的情緒反應,不自責,也不指責和抱怨他人。學習放松技巧。通過科學渠道學習深呼吸放松技術、冥想(正念)技術等,幫助自己緩解負性情緒。用好社會支持系統。多與家人或朋友交流,舒緩不良情緒,也要幫助家人或朋友處理不良情緒,做到自助與助人。及時尋求專業幫助。關注自己和家人的情緒狀態如果負性情緒持續時間比較長,影響到正常生活,自己無法解決,應及時尋求精神衛生、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的幫助。